主办: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邮编:430070
网管:webmaster@whut.edu.cn鄂ICP备鄂ICP备05003336号-17
ENGLISH | LE FRANÇAIS | 日本語
一、中心介绍
beat365登录平台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的宗旨是依托BEAT365唯一官网各专业研究力量,吸引校内外本领域高水平研究人才,开展高质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本中心不断跟踪世界范围内翻译跨学科研究的学界动态,发表翻译与语言学、阐释学、交际学、符号学、传播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引领翻译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本中心以翻译跨学科研究学术前沿问题、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开展研究,优先开展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学翻译研究、中华文学和医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政治话语的外译研究、法律话语的汉外翻译研究以及借用了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翻译传译认知研究。同时,本中心结合本校翻译学科和MTI翻译专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科建设和质量提升,培养涵盖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主要语种的优秀翻译跨学科研究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该领域主要聚焦语料库翻译学科前沿,研究热点问题、把握当前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关注与当下相关的重大焦点理论和现实问题,强化研究对象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面向教学或者科研的单语、双语或者多语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多模态翻译语料库的建设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法律话语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的外译及其接受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汉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范式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翻译过程、翻译转换与规范、译者文体、翻译教学等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特征研究等,旨在探索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其他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期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打造新的学术增长点。
2.翻译学与文化学的跨学科研究
该领域主要探索和研究翻译学与文化学之间的跨学科融通互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借助语篇分析、翻译社会学及话语分析等学科理论知识,多层面地深入探讨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翻译的发展模糊了地理意义上的边界概念,通过翻译,人们重新审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文化共性和差异。翻译这种跨国界文化传播方式让不同的文化传统彼此接触,形成双向良性互动。此外,翻译还能够帮助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多元他者文化进行必要的审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与文化冲突的此起彼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建构合适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促进文明互鉴,寻求共识,使得翻译学与文化学的跨学科研究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该研究领域涉及翻译学与文化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论建构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翻译与语用、翻译与伦理、翻译与消费文化、翻译与流行文化、翻译与生态、翻译与科技文明发展、翻译与数字人文影视作品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
3.人文大数据和中华文学和医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
中华文学和医学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古代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下来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该领域旨在利用现有网络人文大数据库或者筹建面向专门研究领域的人文大数据库,探讨中华文学和医学典籍进行对外译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秦中华文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唐宋时期中华文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明清时期中华文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中华医学典籍的对外译介研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的对外译介研究等。
4.翻译传译认知研究
该领域主要翻译传译认知研究前沿,研究热点问题、把握当前翻译传译认知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实证—实验”研究范式利用眼动仪(Eye Tracking)等先进设备,追踪学生译员和职业译员等被试的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长等,分析这些行为数据来推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注意力分布、认知负荷、加工模式等;或者利用脑电仪(EEG)、核磁共振(fMRI)等先进设备在被试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考察翻译时被试大脑的活动情况,根据脑电波、血流量等生理指标探究译员大脑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从而揭示学生译员和职业译员翻译传译过程的心理认知规律,克服翻译传译中存在的不足,寻找通过纠正措施提高翻译传译水平的途径;或者采取“三角验证”通过不同的技术设备收集实验数据并独立分析,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多角度验证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学生译员翻译传译认知模式研究、职业译员翻译传译认知机制研究、MTI准职业译员翻译传译水平提高路径研究等。
三、发展计划
本中心积极培育学科带头人和方向负责人,组建良好的学科梯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积极发表科研论文或者出版专著,使科研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从而形成科研特色,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努力提高科研层次,不断提高科研质量,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在现有8个成员的基础上,拟吸收一定数量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职称且具有一定数量相关重要成果的青年教师加入。
2. 以科研课题为纽带,把整个团队组织成为不同方向的科研梯队,既有合作攻关,又有个性发展,以此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督促成员选定专业方向,从事科研工作,鼓励成员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在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出版专著、申报高级别纵向课题、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3. 处理好主要学科方向与其它学科方向的关系,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翻译传译认知研究和人文大数据和中华文学和医学典籍的对外译介方向的发展,最终做到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4. 加大队伍的优化进程,鼓励团队成员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学位和职称层次,并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实现和发展,努力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5. 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做讲座和举办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